坐落於九龍尖沙咀的香港天文台總部,至今已經超過140年歷史,適逢天文台將於3月23至24日(星期六及日)舉辦公眾開放日,香港地方志中心有幸參與天文台開放日,並會在場內設置活動攤位,讓大眾了解更多《香港志.自然》系列及天文冷知識。參觀人士親臨本中心攤位,更可參與志有禮活動,有機會獲得禮品。
不過無論你有否取得天文台開放日入場券,都可以在此了解歷史悠久、看盡風風雨雨的香港天文台。
天文台成立起源
天文台的成立可從1874年的一場風災說起,《香港志.總述 大事記》記載,1874年9月22日,一股颱風正面吹襲香港,造成數千人死亡,是為「甲戌風災」。這次是香港其中一次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風災之一。
「甲戌風災」傷亡慘重,使大眾就成立氣象監測部門議論紛紛。1877年,量地官約翰.派斯向港府提出,應為航海界提供準確的授時服務。1879年再有英國皇家學會成立天文台的建議。最終,香港天文台在1883年正式創立,首位天文司(即天文台台長)為杜伯克博士(Dr. Doberck)。杜伯克博士是知名天文學家,他更邀請氣象學家霍格(Mr. F Figg)出任首席助理。
早期的天文台較偏向「觀象台」,與中國最古老的氣象觀測站「上海徐家匯觀象台」的職責類似,包括天文、地磁、氣象等。天文台英語名稱「Observatory」便帶有觀測天文現象的意思,與鄰近地區或國家使用的「Bureau」、「Service」甚至「Agency」截然不同。
天文台總部設於山上,即大家稱之為的「天文台山」,這裡又稱為「艾爾尊山」或「伊利近山」。小山丘僅高海拔32米,不過在19世紀末仍是尖沙咀最高點,能眺望整個維多利亞港,也能讓港口船隻清楚觀看天氣信號。天文台與航運業息息相關,主要為船隻提供報時、熱帶氣旋警告、氣象觀測等服務 。
早期的報時服務
比天文台總部更接近維港海旁的尖沙咀黑頭角,又稱「大包米」,現今為訊號山花園。這裡有一座超過100年歷史的訊號塔,正是天文台於1908年所運作的時間球塔,進行報時服務及在其旁邊懸掛颱風信號。在此之前,天文台曾於1885年於尖沙咀水警總部(現為「1881」)興建俗稱圓屋的報時塔。現時無論是前水警總部的報時塔,及訊號山花園上的訊號塔,均被列為法定古蹟。
熱帶氣旋警告
1884年8月16日,天文台設立首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,採用一套以鼓形、球狀和錐體形狀的目視系統,用作通知離港船隻熱帶氣旋的位置及移動方向。1907年採用風炮系統,1917年轉用目視警告系統,以一號至七號反映颱風強度。1931年3月1日,天文台擴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至十號颶風信號,其中五至八號颱風信號表示風向。1973年,五至八號信號改為「八號東北」、「八號東南」、「八號西南」及「八號西北」,信號亦沿用至今。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一直隨城市發展而作出修訂,對上一次全面檢討為2006年。
天文台總部建築
說到古蹟,天文台總部、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,在1984年亦被古蹟辦列為法定古蹟。1883大樓外牆經過粉飾,設有拱形窗及長走廊,大樓內有台長級辦事處、歷史展覽室等。至於1883大樓側,正是19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100周年擴建而成的百周年紀念大樓。除此之外,天文台總部對出草地,還設置一系列的氣象觀測坪,其中天文台早期使用的測雲器,現已被保留作歷史教育用途 。
由於辦公室不敷應用,天文台總部將會進行副樓擴建 ,預計最快2029年落成。至於總部內一座建於1926年的單層獨立建築物「紅屋」,早期用作無線電接收站以接收船舶天氣報告,現時為電子儀器實驗室。天文台亦計劃翻新「紅屋」,改成天文台歷史室供團體參觀。
資料來源:《香港志.總述 大事記》、香港天文台、古物古蹟辦事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