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、打球、跑步,或平時走路時,一個不小心,可能因為地面不平或踩空而扭到腳。當下如果沒有及時正確處理,又疏於照顧,很容易造成情況加重,出現長期反覆扭傷。腳踝扭傷後,怎麼處理傷害少又好得快?
為什麼腳踝容易扭傷?
我們的腳踝內外側,都有韌帶固定關節,但外側韌帶沒有內側韌帶強壯,所以常會因為腳踝內翻而受傷。特別是前距腓韌帶(an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),更容易受傷。
腳踝扭傷可分成為三級:
第一級扭傷是輕微紅腫及壓痛,但仍可行走,韌帶輕微創傷未撕裂;
第二級扭傷是明顯的紅腫及壓痛,雖然仍可行走,但活動功能已經受限,此時部分韌帶已發生裂傷;
第三級扭傷則是嚴重的紅腫痛而無法行走,韌帶可能已經發生嚴重裂傷。
腳踝扭傷,這樣處理好得快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建議,如果腳踝扭傷,可按照如下兩種方法做:
● 輕微扭傷
若是輕微扭傷,可在初期3小時讓腳踝休息,並使用冰敷,然後參考MEAT原則處理:
1. 在可忍受的疼痛度內輕微地活動關節,幫助消腫 (mobilization);
2. 儘早在專業醫師指示下進行關節韌帶強化訓練(exercise);
3. 使用非消炎性的止痛藥,避免影響患處自主修復(analgesics);
4. 詢求專業的檢查及治療(treatment)。
● 嚴重扭傷
若腳踝嚴重扭傷,或懷疑骨折脫位,應遵照PRICE原則處理:
1. 保固患處(protection);
2. 休息,避免使用患處(rest);
3. 冰敷消炎、消腫、止痛( ice);
4. 壓迫包紮患處(compression);
5. 抬高患處,避免腫脹(elevation);
然後盡速就醫,確認傷勢,進行後續治療。
符民意提醒民眾,只要依照上述2種原則處理,就可以即時、有效率、有效果地初步處理腳踝扭傷的不適,不但有助於後續醫師的治療,也能盡早回歸正常的生活與休閒運動。
(大紀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