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逢雨天舊傷就酸痛?】同「耳朵」有關係! 醫生稱:「天氣痛」

有過遇到天氣轉換或下雨時,就會感到關節處舊傷會隱隱作疼,或者是變成「人體預報台」,也有人會因為這樣的酸痛,導致無法正常生活,例如無法工作、做家事的經驗嗎?日本醫學博士將這些狀況稱為「天氣痛」。

天氣痛常見的也有肩頸痠痛。

根據《華人健康網》報導,有位日本醫學博士佐藤純,他創設了獨一無二的「天氣痛」專科門診,他表示「天氣痛」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,且早在之前醫療現場就已經有「氣象病」的說法,指的是既有的宿疾隨氣候改變而惡化的狀態,他也在五年前,就特別將氣象病中,因天氣不好影響情緒起伏,進而讓人感到不安、憂鬱,以及疼痛等,這就稱之為「天氣痛」;經過多年實驗,發現人的內耳有「氣壓偵測器」,一但天氣發生變化,大腦就會感受到壓力,進而刺激自律神經使其亢奮失調,造成身體原有的慢性痛如關節痠痛、偏頭痛、頭暈、舊傷、氣喘、心臟病、憂鬱症等惡化。

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引起憂鬱症。

佐藤純在1980年代開始進行交感神經研究,發現天氣痛病症包括:頭痛、頸部疼痛、暈眩、梅尼爾氏症、耳部的疾病、氣喘、類風溼性關節炎、曾經外傷及神經痛、更年期障礙、憂鬱症、精神官能症(精神神經症)、失智症周邊症狀等,且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,發現因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疼痛與症狀,剛好與天氣變化時引起的身體反應雷同;甚至有些人每到春、秋兩季、梅雨等季節交替時,抵抗力就變弱,或常坐在辦公桌前造成駝背,搭乘交通工具易暈車、暈船、暈機,以極易感受到壓力等,就要小心,有可能已是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患者,若是再不注意就可能變成「自律神經失調症」一員。

專家教授一個泡澡法讓你可以遠離「天氣痛」。

他提出,若是想要解決天氣痛,或是想照顧好自律神經,就要養成正確的吃早餐、泡澡的水溫須隨季節改變、維持良好睡眠,養成這些正確生活習慣,都是照顧好自律神經的基礎,最後他提出一個簡單的洗澡法可以改善,可以在浴缸放點溫熱的洗澡水,約在攝氏40度左右,泡到臉上開始流汗為止;在冬季常泡澡流汗,可增加身體散熱的機會,身體也會因排汗而適當調節體溫,將自律神經調整好,就能輕鬆對抗季節環境變化,而只要讓自律神經能跟上季節變化,也就能抵抗許多不明原因的毛病。

(中時電子報)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