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者委員會檢視了60款沖洗式去角質、磨砂、煥膚等面部護理產品,發現當中42款含不同的可致敏成分,包括MIT和CMIT/MIT混合物、香料,以及可致敏香料成分。
調查搜羅了18款磨砂膏/啫喱,售價由44元至540元、16款面膜/磨砂面膜,價錢由139元至670元)、5款煥膚套裝(由640元至1,800元)、11款潔面粉,售價由70元至608元),以及10款產生碎屑的凝膠款式,30元至220元,主要比較各款樣本的成分和用法。
發現近半樣本標示含可致敏香料成分,消委會檢視60款樣本的成分列表和供應商提供資料,發現7款樣本標示含MIT或CMIT/MIT混合物等致敏機會較高的防腐劑;另有35款及29款樣本分別含香料及可致敏香料成分,其中6款標示含已確認的接觸性致敏物,BMHCA(香料成分)。包括「BORGHESE」的「Intensive Age Defying Exfoliator」、「H2O+」清新柔滑磨砂粉及煥然亮澤磨砂膏、「SABON」死海鑽奇煥膚面部磨砂、「SHISEIDO」的「WASO Soft+Cushy Polisher」、「APIVITA」橄欖深層磨砂霜。皮膚容易對相關物質出現過敏反應人士須細閱成分列表,以減低用後致敏的風險。
當中有9款說明含酒精,包括「Neo Strata」的「更生活膚啫喱面膜」、「Faith in Face」的「AHA!Peel so Good Peeling Gel」及「The Body Shop」的「煥白亮肌去角質啫喱」,均標示含有酒精,而3款的酒精成分更位列成分表的首2或3位,反映分量較高,使用時要加倍留意避開眼部位置,否則當酒精成分揮發時釋出的氣霧可能會刺激眼睛。
是次調查的樣本中,有4款樣本標示含有製造微膠珠的聚乙烯,包括「BIODERMA」控油去角質啫喱、「URIAGE」溫和潔面磨砂啫喱、「APIVITA」橄欖深層磨砂霜及「HydroPeptide」細胞煥膚亮采套裝,均含有微膠珠原材料聚乙烯。而「HydroPeptide」代理商表示,已改善產品配方,並已棄用聚乙烯和MIT等成分。
消費者委員會檢視了60款沖洗式去角質、磨砂、煥膚等面部護理產品 (圖片:消委會)
調查亦發現部分產品的標籤說明欠理想,除15款樣本沒有詳細列明成分外,10款沒有標示使用期限等資料,消委會敦促廠商改善產品標籤,提高產品資料透明度,讓消費者全面瞭解產品的潛在風險。消費者應留意使用方法,以免錯誤使用導致肌膚受損。
消委會指,部分套裝產品中的煥膚霜屬強鹼(strong alkali),而且在使用期間與催化劑混合會產生熱能,皮膚同時接觸化學去角質成分、強鹼性物質和受熱,對皮膚造成較大刺激。
建議亞洲人士由低用量開始 ,約每星期用一至兩次。潔面後將適量放在清潔的杯內,用掃塗於臉部,(混合皮膚只可塗於T字位),待15至20分鐘。
為減輕對皮膚可能造成的刺激,部分樣本建議皮膚較易敏感人士先將兩者混合,才將混合 物 敷 在 面 上。而 部 分 套裝樣本的前處理液的作用主要是徹底去除皮膚上的油脂污垢,確保強酸性的煥膚液可以深入皮膚發揮功效。
消費者必須留意使用有關產品更應留意切勿逾時不洗。考慮到套裝產品可能涉及量取和混合步驟,操作不熟練容易導致使用逾時,或會增加皮膚出現較嚴重不適反應的機會。使用前必須先細閱使用步驟,並確保所需工具(例如計時器)齊備。期間須細心觀察皮膚的變化,如出現嚴重刺痛,必須立即沖洗。
潔面粉潔面粉(exfoliating powders)是較新式的去角質產品,普遍是在日常洗面後,將適當分量的潔面粉置於掌心,加少量清水並搓出泡沫,將泡沫塗抹在面上,鼻翼、下巴和油脂較旺盛位置加強搓揉,只需搓揉約數10秒,隨後用水沖洗乾淨。
11款潔面粉樣本中,部分說明需在潔面後使用,反映潔面粉產品未必可以代替日常潔面產品或作為日常潔面用途。個別樣本說明適合每天使用,但亦有樣本建議每星期只需要用上1至3次。消費者在選用不同型號時應留意產品用法,避免誤用而影響皮膚。
為免刺激皮膚,消委會建議亞洲人士由低用量開始。(圖片:消委會)
有4款樣本標示含有製造微膠珠的聚乙烯。(圖片:消委會)
使用去角質產品注意事項
消委會建議消費者使用去角質產品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﹕
1 如正服用治療暗瘡的藥物,或曾接受入侵性美容,應向醫護人員查詢是否適合使用去角質或煥膚產品;-
2 避免同時混合使用多種去角質產品﹔
3 提防顆粒在使用或沖洗時進入眼睛而造成不適;
4 用後盡快為皮膚作保濕護理,並在外出時作足夠的防曬措施,避免曝曬。
(消委會 / singta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