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得夠仍然有對「熊貓眼」?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,曾有女生不注意眼部防曬,加上皮膚色素沉澱,導致出現黑眼圈。亦有註冊中醫師指,觀眼圈顏色有助了解臟腑毛病,例如眼圈灰黑色,多因腎氣不足;若血氣循環差,眼圈多數呈現暗紫色。
淚溝結構問題 也會導致
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指,出現黑眼圈的成因眾多,並非單純因睡眠不足。「例如眼皮太薄、皮膚鬆弛,眼底的血管比較明顯,或是眼周的皮膚曬黑了,色素沉澱而形成黑眼圈。」另外,要是眼框附近血液循環欠佳,以及本身淚溝結構、有眼袋等,也容易形成黑眼圈。
部分人以為睡眠不足便會有黑眼圈,但改善睡眠情況後卻仍有「熊貓眼」。林憶述,曾有20多歲女生平日參加戶外活動時,沒有在眼周搽防曬用品,「她怕眼睛附近皮膚敏感,又怕防曬液『油笠笠』,易生油脂粒」,結果眼周皮膚色素沉澱,形成黑眼圈。亦有30多歲男士因有「熊貓眼」,上司以為他「唔夠瞓」沒精神,他求診後始知是淚溝結構而形成黑眼圈。
腎肺氣虛 較易有黑眼圈
註冊中醫師劉芷寧指,出現黑眼圈的原因不外是肺氣虛弱、脾虛痰阻、肝腎不足及血瘀內停。眼胞部位與肝、脾、腎三臟最為密切,因為肝開竅於目;脾統血,血養目竅,又脾主眼瞼肌肉,使眼瞼能開合。而腎主津液,上潤目珠,眼內外水液的分布和調節與腎主水的功能都有密切關係。
她又指,一般虛症人士較易有黑眼圈,尤其是腎肺氣虛,很多時腎虛與腎氣虛同時出現。而脾腎虛弱者較易有眼袋及黑眼圈,她解說︰「脾虛引致水濕運化失常,眼部浮腫明顯,而腎主水,腎氣不足或腎陽虛致水濕內盛,也易見眼袋眼瞼浮腫。」要治療黑眼圈可從肺、脾、腎着手,以補肺益氣、健脾除濕、滋補肝腎、活血化瘀為法。
不同顏色 透視身體狀況
黑眼圈的顏色原來也透視了身體狀況。林嘉雯表示,要是靜脈血管血液循環不好,眼圈會呈現「青青哋」的顏色;而皮膚太薄的話,眼圈多數是紅紅黑黑。最後因曬太陽太多致黑色素沉澱,眼圈多是不同深淺的啡色。
劉芷寧則指,如眼圈呈灰黑色,與腎氣不足有關。「若眼圈呈暗黄色,與脾胃運化失調有關。血氣循環不佳及肺氣不足,眼圈多呈暗紫色。肺氣虛會引致鼻敏感、鼻塞及流鼻水等,從而影響眼眶血液循環,因局部氣血不通,瘀血停滯而導致黑眼圈。」
(Topi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