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麻到連碗都拿不住的腕隧道症候群
「我的手睡到天快亮就麻醒,這是不是壓迫到血管了?」、「機車騎一段路,手就麻得厲害,我都不敢騎車了。」、「手麻到沒力,碗都快掉下來了。」、「真的要開刀嗎?我被嚇到晚上睡不著,結果更麻!」 這些都是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常有的敘述,也是手指麻木最常遇到的原因。
症狀
手指麻木情況從初期的偶爾發生,逐漸惡化到整天都麻,特別是一段時間不動之後(如睡到半夜之後麻醒),或受到手腕背屈的壓力(如騎乘機車或單車握住車把時),症狀更加明顯。如果不加處理,有可能導致大拇指基部的肌肉萎縮,造成伸展與握力減弱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好發族群
長時間使用電腦者(所以又叫「滑鼠手」)、繪圖人員、家庭主婦、機械維修員、喜愛手工編織者。懷孕時與更年期前後婦女、類風濕關節炎患者、糖尿病及洗腎患者,也容易罹患此疾。
Prevention 預防
從事手腕吃力重的工作者,宜維持適當休息,並進行手部運動,以減輕手腕壓力及增加手腕部軟組織的延展性與柔軟度。
Treatment 正確治療
- 找出造成壓力的主要原因並加以改善。讓手腕多處於自然放鬆狀態,避免手腕長久處於彎屈位置。
- 使用手腕固定副木(可由職能治療師以熱塑性塑膠量身特製),或市售的副木型護腕(請參考第九六頁)加以保護,減輕患部壓力。
- 藥物治療: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)、肌肉鬆弛劑、維生素B1、B2、B6、B12製劑,協助神經修復。
- 物理治療:熱療、蠟療、超音波、電療。
- 必要時可由有經驗的醫師精確地在橫腕韌帶下局部注射,以減少腫脹壓迫。
- 經保守性治療無效或有顯著肌肉萎縮者,則建議手術治療。包括傳統手術法或內視鏡微創手術,效果相當好。
認識腕隧道—掌控手部的重要神經就在其中
正中神經(Median nerve)支配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感覺和大拇指對掌肌,是管控手部功能的重要神經。當它經過手腕時,會穿過由「腕骨」與「橫腕韌帶」圍繞構成的「腕隧道」。
此構造可能因為體質改變(如懷孕或停經前後的婦女)、外傷、反覆受壓受力(如揉麵糰、做家事、手洗衣服)、長時間捉握物品等等,造成軟組織腫脹、滑液囊發炎,以及良性腫瘤(如腱鞘囊腫),使隧道變得狹窄,進一步擠壓到正中神經,而導致「腕隧道症候群」。
除了臨床症狀與評估外,神經傳導檢查可提供更確切資訊,讓我們確定神經壓迫部位及了解病情的嚴重程。
手麻,也可能是壓迫到手腕三條神經了
手麻,看似一個毛病,造成的原因卻有非常多種。中風?頸椎神經壓迫?末梢循環不良?糖尿病造成周圍神經病變?還是前面提過的肘隧道症候群?腕隧道症候群?想要正確判斷,就得從神經解剖的概念、臨床症狀,加上必要的檢驗如影像醫學(X光、電腦斷層、磁振攝影、肌電圖、神經傳導速率檢查等等),詳細分析後才能得到結論。
在此,我先針對通過手腕的三條主要神經(正中神經、尺神經、橈神經)受壓迫而引起的手部麻木做說明。
通過手腕的三條神經,均源自頸椎。從頸椎一路走到手指這整個路徑中,只要被壓迫或受傷,就可能引起麻木。由於手腕活動量大,壓力自然就容易集中在此處。想要了解到底是哪條神經受壓迫,可以經由了解它們在手掌上的支配區域,來推測病變所在。
症狀
- 不論哪條神經受壓迫,麻木感是共同的症狀,隨著壓迫的增加或處理不當,不舒服的程度也會跟著提高。如果神經支配到肌肉,當病情惡化時,就會出現肌肉萎縮無力的症狀。
- 在推測的壓迫點扣擊輕敲時,若出現顯著的麻木感,稱為Tinel’s 徵象,可幫助我們正確診斷受壓迫的神經是哪條。
- 正中神經、尺神經、橈神經的壓迫,若發生在手腕處,其好發族群與治療方式有雷同處,治療則首在避免過度使用與壓力。避免按摩推拿,可能使病情加重。
- 值得一提的是橈神經位於手腕橈側的淺層,輕輕觸敲就可能感覺到一陣麻,特別不能去按壓,否則橈神經有機會直接被壓傷。我們就看過不少因不當按摩引起的傷害,不可不慎。
強化2式 出爪亮翅,靈巧不老
- 兩腳與肩同寬站立,兩手平舉在前,掌心向下。
- 踮起腳尖,身體微向傾,兩手掌心向下,十指向前伸探出到手臂伸直。
- 接著指尖向上翹,掌根下壓,五指張到最大。
- 而後屈指握拳收回,同時收手肘到胸前,腳跟落地。動作時手指及前臂需要用力,宛如將手張到最大,用力抓住東西,而後用力拉回一般;同時藉由拉回的力量,腳跟放下。
- 重複以上動作20次為1回,早晚練習。
- Tip▶此動作源自《易經筋》出爪亮翅一式,經過簡化修改後,應用於臨床上是強化手前臂、腕、指勁力及靈活度的好方法,同時加上踮腳動作,可增進整體平衡協調力,為上肢疾病如網球肘、高爾夫球肘、腕指肌腱炎、扳機指、媽媽手的預防保健及調理動作。但是若在前述疾病發作期,則宜先就醫診治,等待症狀緩解後,方可循序漸進練習,以減少疾病再度復發。
(早安健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