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逐漸來臨,對於喜歡到戶外活動的寶寶們,隨時要注意有無中暑的可能。什麼時候要懷疑是否中暑了呢?中醫又有哪些預防中暑的方法?嬰幼兒的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完全成熟,身體調控溫度能力較差,嬰幼兒汗腺較少散熱較慢,體溫容易過高,且身體儲存水分較少,比大人更容易中暑、脫水,五歲以下的小朋友是中暑的高危險群,家長一定要多留意。中暑在中醫來看,可分為陽暑與陰暑,形成的原因與症狀不太相同,以下分別為大家做介紹:
「陽暑」
「陽暑」,中醫又稱「中熱」、「中暍」,即是現代醫學所指的中暑,因外在高溫的環境,使得身體溫度過高,出現脫水、電解質不平衡、或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的症狀。如果寶寶在高溫的戶外活動,未做好防曬、遮陽與水分的補充、小寶寶帶到炎熱的戶外仍裹著數層的包巾、或是將寶寶留在未開空調的車上,此時中暑的風險就大增。
寶寶中暑會有哪些表現?
*非常口渴
*起初哭鬧、煩躁不安,之後會轉為精神活動力差,看起來懶洋洋
*皮膚摸起來沒甚麼汗
*身體熱烘烘但四肢冰冷
*心跳、呼吸急促
*噁心嘔吐
*肌肉痙攣、四肢抽筋
*持續體溫過高超過40度,還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,出現昏厥虛脫
「陰暑」
「陰暑」,是指受熱貪涼造成,出現在遇熱後突然進入冷氣房、洗冷水澡、或喝大量的冷飲,使得體內的暑熱排不出,又受到外在的風、寒、濕邪悶住,出現頭痛、身體痠痛、不想吃東西等類似感冒的症狀。在現今的夏天,到處都充斥清涼解暑的冷氣與冷飲冰品,而且現代人平時若缺乏運動,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變差,中陰暑的情形反倒比陽暑還常見。若寶寶天熱外出後出現,活動力下降、食慾變差、腸胃不適、或頭痛,就要懷疑有中陰暑的情形。
避免寶寶中暑,預防更勝於治療
1. 炎熱的天氣下,避免長時間做戶外活動,特別是正中午10:00~14:00左右,最好讓寶寶待在室內休息,如果要外出活動,一定要做好防曬與遮陽,戴上帽子、太陽眼鏡、外出30分鐘前先擦防曬乳液,穿著透氣排汗的衣物,且避免在戶外活動超過30分鐘。
2. 活動時注意水分的補充,也可將運動飲料與水對半稀釋補充,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帶出戶外時,媽媽可以少量多次補充母乳或配方奶。切記不可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,咖啡因會增加人體代謝,反而更容易中暑。身體正熱時更不能一口氣灌下大量過冰的飲料,這容易讓胃痙攣、肚子痛,或中了陰暑。
3.炎熱的夏天,千萬不可把寶寶留在未開空調的車內,汽車安全座椅相對悶熱,加上寶寶散熱功能差,雖然才短短幾分鐘,溫度就會急遽上升,而出現中暑,更別為了貪圖方便,獨自將寶寶留在車上,下車簡單買個東西,這可是讓寶寶的生命暴露在極大的危險中。
(嬰兒與母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