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媽媽要留意】寶寶嘴裏擦不掉的奶垢原來是…

一位媽媽帶著2個月大的寶寶去打預防針,醫生在檢查時發現寶寶嘴巴內側黏膜與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。經媽媽口訴寶寶這幾天比較容易哭鬧,奶量也比之前減少,醫生診斷為鵝口瘡,在開立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,寶寶的口腔漸漸恢復正常。

分辨鵝口瘡vs.奶垢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生柯婷蓉表示,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的局部感染,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、舌頭與上顎,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塊,很容易與奶垢混淆。想要區分是奶垢或是鵝口瘡,可以用棉棒或是濕潤的紗布輕輕擦拭,奶垢一般能夠輕易地去除;如果是鵝口瘡則會持續附著在黏膜上,若用力擦掉白色斑塊,底下的黏膜會發紅,甚至產生血點。

鵝口瘡的感染症狀

鵝口瘡常見於免疫缺陷的患者,但一般健康的嬰兒也是好發族群。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,部份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,甚至不愛喝奶。若是親餵的寶寶,口腔裏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,當媽媽的乳頭有念珠菌感染時,可能會有局部輕微紅腫、刺痛,或是媽媽親餵時有異常疼痛等狀況,而這些症狀通常頗輕微,很容易被忽略。

鵝口瘡的治療方式

柯婷蓉說,當發現親餵的寶寶有鵝口瘡時,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。治療方式為使用抗黴菌的藥物直接塗抹在嬰兒的口腔黏膜,以及親餵媽媽的乳頭上,一般治療的療程大約7~14天。此外,所有嬰兒口腔會接觸到的物品,例如:奶嘴、奶瓶、固齒器、玩具等,也都要徹底消毒。

柯婷蓉提醒,如果長期處於適合黴菌生長的濕熱環境下,鵝口瘡很容易復發,因此除了治療之外,在日常照顧寶寶的細節上也需要多些注意。在預防方面,除了維持環境與器具清潔之外,餵奶後的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鵝口瘡的重要步驟。另外,也建議媽媽每天餵完寶寶喝奶後,順便看看寶寶的口腔狀況,如果有發現類似的白色斑塊,務必請小兒科醫生進行檢查。

(大紀元)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