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款手機殼深受歡迎,不少人「換殼如換衣服」,惟日前深圳消委會抽查市面上28個熱門品牌,共30款手機殼,其中5款被驗出含有毒或致癌物。而部分含強致癌物多環芳香烴,以及塑化劑的手機殼,在本港市面及官網亦有出售。其中一款含閃鑽的手機殼,鉛含量更比歐盟標準超出逾1500倍。本港醫學界人士指出,長期接觸鉛含量超標的物品,有機會直接傷害人體腦細胞、破壞骨骼,甚至引發腎衰竭。研究表明,攝入塑化劑可令女性內分泌系統紊亂,影響生育及兒童生殖系統。
手機殼日新月異,元朗一間手機殼專賣店負責人梁先生透露,「一般啲殼我哋都會喺深圳入貨,款式多銷量好,適合一眾貪新鮮嘅港人口味。」然而,梁坦言難以得知手機殼製造成分。
深圳消委會指手機殼使用頻密,兒童甚至放入口咬,故發表檢測報告,並以歐盟、德國等國際標準,抽查市面共30款手機殼,發現其中5款含有毒或致癌物。其中一款手機殼驗出多環芳香烴含量為每公斤94毫克,超出歐盟標準近50倍。而另一款涉事的小米手機殼,塑化劑含量則為0.17%,遠超歐盟建議塑化劑含量0.1%的上限。而部分樣本型號,在手機官網及本港市面上亦有售。
「最毒」的樣本則為一款「水鑽閃粉彩膜」手機殼,不但含有上述所有有毒有害物質,鉛含量更達155000ppm(百萬分率),超過國際歐盟標準限值1550倍。深圳消委會直指閃粉水鑽類手機殼危險,「愈漂亮的手機殼,可能愈有毒!」
家庭醫生關家美指出,多環芳香烴為強致癌物質,長期接觸有機會引起皮膚癌、肺癌、胃癌及肝癌病變。而鉛更會損害腦細胞,影響記憶力、破壞骨骼,甚至引發腎衰竭,輕則會引起肚瀉,嚴重更會引致死亡。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系名譽學人余海虎亦提醒市民,在進食油膩及熱燙的食物時,不要使用手機,以免有機會誤食手機殼內含的塑化劑。
香港海關發言人表示,正了解事件,並作出所需跟進。香港消委會發言人指未有就手機殼投訴作分類,但過往曾接獲零星投訴,發言人表示會關注事件。被指手機殼塑化劑超標的小米發聲明反駁,指相關測檢測標準並不適用於手機殼,惟現時內地沒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標準規管。
除貼鑽石、矽膠外,不得不提深受歡迎的流沙手機殼。不過美麗背後同樣暗藏危機,早前外國就有一名9歲女童不慎壓破流沙手機殼而灼傷。皮膚科醫生警告,相關液體會刺激皮膚,嚴重可造成二級化學灼傷,令皮膚永久留疤。
前年1月,英國一名9歲女童用閃粉流沙殼包裹智能手機,睡覺時不慎壓破手機殼,內裏的化學液體流出,大腿被灼出手機殼形狀的紅印,令皮膚留有永久性疤痕,事件引起網民熱議。
據了解,化學液體為油性物質並帶有刺鼻氣味,估計為揮發性有機溶劑,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,有機溶劑會減弱皮膚保護的屏障功能,接觸皮膚後或造成嚴重的過敏性皮炎,令皮膚紅腫痕癢,嚴重時更可造成二級化學灼傷,處理不善有機會永久留下疤痕。
除了手機殼,大部分人都會使用俗稱「芒貼」的螢幕保護貼保護手機,價錢由數元至數百元不等。除了防摔爛、防刮花外,市面上亦有保護貼聲稱可過濾藍光。不過,有專家提醒,市面上相關產品質素參差,市民應小心選購。
去年有內地傳媒購買4款強化玻璃保護貼作測試,其中在直接撞擊測試中,專家把一顆重32克的鋼珠從40厘米直接落下,只有最便宜的10元強化玻璃保護貼安然無恙,另外兩款則出現裂痕,一塊更貫穿手機屏幕。負責測試的專家建議,市民可於保護貼上滴一滴水,觀察水球的形狀,愈完整代表質量愈好。
另外,部分保護貼更稱可過濾藍光,雖然現時未有醫學證明電子產品與眼疾的直接影響,但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眼科視光師梁子榮博士提醒,市面上的防藍光產品質素參差,「未必淨係阻隔藍光,可能將其他光都防埋,令成個芒望落暗咗,市民有機會放近咗使用,增加其他眼疾風險。」
(ON.CC / appledail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