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哩常見於印度、泰國和日本料理,常和飯一同享用,不僅口感濃郁,讓人吃起來有滿足感,而且營養豐富。咖哩中的薑黃堪稱「印度維他命」,其抗氧化能力高過維他命E、C。
日式咖哩的誕生
一直以來覺得日本人有一種神力,就是可以把各國的好東西拿來改造變成自己的東西,再加以發揚光大。如所謂的「和式洋食」,而日式咖哩也是這樣的由來。
大家都知道咖哩的來源是印度,經由英國人傳播到了日本,順應了當地的飲食文化演變成了現在的「日式咖哩」。
一開始在日本上陸先在通商口岸橫濱,當時只有少數的餐廳在賣這種特殊氣味的醬汁,配上日本人本來不吃的家畜肉。當時北海道在開拓美國的農業技術。出生在美國的克拉克博士被日本政府高薪聘請至札幌學校(也是後來的北海道大學)擔任校長。當時札幌農學校的食堂中常見的料理就是「咖哩飯」。
另外札幌農學校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移植合適的蔬菜,引進西洋的野菜。而引進的蔬菜中對於日式咖哩誕生的最重要的三種是:洋蔥、紅蘿蔔及馬鈴薯。
日式咖哩與印度咖哩的最大不同就在於這三種配菜,日本人稱作咖哩的「三種神器」。日式咖哩加入這三種配菜的原因是在於推廣三種新引進的食物,讓日本人熟悉它們。除了三種配菜外,日式咖哩還有一個特徵在於配菜:福神漬(醬菜)。日本人除了把咖哩跟醬菜一起吃,還推出了牡蠣咖哩、野菜咖哩和咖哩麵,將多的食物中加進咖哩,增加日本人對咖哩的熟悉感。
咖哩中的「印度維他命」薑黃 抗氧化力是維C三倍
陳小薇營養師的貼心小叮嚀:
咖哩是由多種香料成分所組合而成,最早在印度料理中出現。因為咖哩味道獨特,又可靈活調整添加成分,如加入椰奶、蜂蜜、羅勒等特殊風味,因而逐漸出現在各式家庭料理中。除了美味之外,從健康角度去看咖哩,也是一道值得推薦的料理。
咖哩中有一種成分「薑黃」。薑黃不僅調出咖哩誘人的橙黃色,它所含有的薑黃素(Curcumin),提升了咖哩料理的特殊營養價值!
薑黃素是多酚類的一種,具有抗氧化作用。《美國化學會志》(JACS)發表研究指出,薑黃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1.6倍、維生素C的2.75倍,因此是抗氧化對抗自由基的好食材之一。除了抗氧化等健康益處之外,近期研究也發現,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與預防阿茲海默症相關。
● 咖哩這樣做更健康
營養師提醒,由於薑黃素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,因此,料理時必須在有溫度加熱,而有油脂同時存在的條件下,才能讓薑黃素更好消化及吸收,正如本食譜所示範的咖哩料理,就是利於薑黃素攝取的烹調方法。
最後,如果有熱量控制需求的朋友,可以減少奶油的用量,並且可以加入杏鮑菇、玉米筍或是紅、綠甜椒,增加更多的纖維攝取,增加飽足感;並如這道食譜,運用水果的糖分取代精製糖,讓美味與健康可以更兼具唷!
雞肉咖哩飯做法
煮咖哩時,可以選用二種不同的咖哩塊,再加入新鮮水果來增加甜味層次,最後再加入自己炒的咖哩塊來增加稠度,就能做出層次豐富咖哩醬。另外,讓咖哩醬冰一個晚上,隔日再拿出來食用,會更好吃喔!
食材:2種不同的咖哩塊、雞肉 300g、洋蔥 3顆、馬鈴薯 4個、紅蘿蔔 2根、蘋果 1個、奇異果 1個、昆布高湯 1000cc、堅果 適量。
雞腿肉醃料:鹽 1小匙、糖 2小匙、胡椒 少許、 咖哩粉 1大匙、醬油 1大匙、太白粉 適量。
咖哩塊配料:黃油 100g、中筋麵粉 3大匙、咖哩粉 1大匙。
步驟:
1. 雞腿肉洗淨放入碗中,加入鹽、糖、胡椒、醬油、咖哩粉,抓勻。然後灑入太白粉,再抓勻。醃製15分鐘。等待雞腿肉醃好的過程中,將洋蔥、馬鈴薯、紅蘿蔔,還有奇異果、蘋果切丁/塊。
2. 雞肉醃好後,開火倒入橄欖油,用餐夾夾著黃油塊在橄欖油裡化開。然後放入雞肉,中小火煎烤至焦黃。
3. 用榨汁機將奇異果、蘋果打成果泥。
4. 洋蔥炒至金黃後,倒入湯鍋,加入馬鈴薯、紅蘿蔔塊,再傾入高湯。蓋上鍋蓋煮滾。
5. 另一邊,炒鍋開小火,將黃油在鍋裡融化,加入中筋麵粉,低溫炒勻,再加入咖哩粉,炒至呈均勻粉塊狀。
6. 把兩種不同的咖哩塊放入湯鍋中,用長柄湯勺不停攪拌,然後倒入水果泥,再加入炒好的咖哩粉塊增加稠度。最後放入雞肉塊。
7. 咖哩煮好後,倒入米飯裡,就可以享用了,還可以根據口味點綴適量堅果喔!
快來試試口感濃郁、味道層次豐富、營養充足的雞肉咖哩飯吧!
(大紀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