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誕節連同新年長假對學生來說是休息、做自己喜歡的事,抑或做功課?教育局本月中建議學校應派發有趣和有意義的家課,例如「以聖誕節為主題的研習活動,以具創意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」。不過,有媒體向孩子正就讀官立小學三年級的兩名家長了解,發現兩所官校都派發10多份假期家課給學生,且主要是傳統的抄寫及習作,沒有當局建議的「研習活動」。
倡多研習活動 教局:應開放式具趣味
聖誕長假前,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鄭銘強在該局專欄「局中人語」撰文,建議學校可給學生「開放式並具趣味的家課」,避免「枯燥重複的練習」,讓學生覺得有趣,樂於用心把家課做好,而家課的設計要從「配合學生的興趣開始,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意」。
聖誕假後考試 學生憂兼顧家課溫習
曾女士的長子景從在般咸道官立小學就讀三年級,該校在聖誕假後要考試,景從獲派的12份假期功課,多為作業和補充練習等(見表),研習家課從缺,景從說:「功課量還接受到,再多要死了。」景從擔心假期準備考試之餘又要兼顧家課,「沒有功課會溫得專心、輕鬆一點,否則會經常驚做不及,做不完會給老師罵」。
景從平日大約有6至8份家課,放學後會到補習社參加功課班,大約用兩小時完成。他表示,很希望可在校完成大部分功課,但該校的導修課只有25分鐘,且大部分時間都會被班主任或其他老師用作派簿、派回條、改正等,真正做功課的時間不足一半,即使有時間,也只能選擇一些較簡單的先做,失去「有不懂便問老師」的功效,「我好想有1小時或45分鐘真的做功課,但1小時是夢想,就像這幾天(聖誕聯歡派對前數天)都用作綵排,不能做功課」。
家長盼增研習家課
曾女士認為學校可設計與學生強項有關的研習家課,如景從熱愛運動,老師曾鼓勵他做一份電子簡報,向同學介紹歷來獎項、心得,「我們平日不讓他使用電腦,故他不太懂去做,我們便與他一起製作,他十分享受,因為主題是自己所愛的」。在未來的長假期,曾女士盼學校可設計多些研習家課、少點紙筆練習,讓家課有趣味一點。她又提到,平日的導修課如能有充足時間讓學生完成大部分家課,學生放學後便不用到補習班,可直接回家休息、花些少時間溫習、玩耍等。
外遊前需6日完成13份
蘇女士的兒子就讀港島區另一官立小學三年級,她不願透露校名,表示該校在考完試後才放假,但假期家課有13份,當中包括中英文書法練習,同樣不見教育局提倡的研習活動。蘇認為兒子功課「分量都幾多」,他們一家會在聖誕節期間外遊,「我一定會叫兒子先做完功課,估計要用5、6日完成」。
教育局回覆強調,家課的「質」比「量」重要,教師設計家課時應有明確目的及預期的學習成果,幫助學生鞏固知識,應用所學或發展自學的能力,並確保學生有空間和家人一起歡度節日和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。
(明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