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士身形嬌小,原來會增加日後骨質疏鬆的風險。研究發現,香港五十歲以上女性的骨質密度較同齡北京女性低;兩成四香港女性患骨質疏鬆,較北京女性高四個百分點;北京女性髖骨骨折發病率為香港的十分一。領導研究的亞太骨質疏鬆基金會創會會長劉明珠表示,骨骼需透過負重運動刺激生長,香港女性體形較小、體重較輕,負重較少,若加上運動量不足,或減慢骨質生長。
該項研究收集一一至一五年京港兩地各六千多名女士的數據,香港女性身高和體重較低,平均重五十五公斤及高一米五二,北京女性平均重六十二公斤及高一米五五;港女平均身高體重指標為廿三點七,北京女性為廿五點七。
劉明珠表示,研究發現香港女性的腰椎、全髖及股骨頭的骨質密度均較北京女性低。女性骨質密度與身高體重相關,她解釋,負重運動刺激骨骼新陳代謝,體形較瘦小的女性骨骼負重較低,較易出現骨質疏鬆;令女性天生瘦小的基因,亦可能同時遺傳骨質疏鬆因子。
現年五十歲以上的北京女性,年輕時勞動及運動量應較港女多,「港人好多小巴的士搭,北京人可能仲要踩單車。」香港女性體形較嬌小,加上運動量較低,較易出現骨質疏鬆。劉明珠又指,京港兩地女性攝取鈣質均不達標。華人飲食每日僅約六百毫克鈣,只達標準一千二百毫克的一半。現代女性崇尚瘦身,若體重太輕,加上飲食中鈣質不足,收經後骨質疏鬆風險大增。
七十歲的林女士體形嬌小,年輕時脊柱側彎,脊椎呈「S」形。她於五十多歲更年期後骨質快速流失,影響日常活動,甚至曾在家跌倒十多次,「成日行行吓仆倒,唔敢再做保母車工作」。她更出現胸椎塌陷,身高矮了兩至三吋。骨質密度的T值以負二點五為骨質疏鬆,她檢查時T值已經低過負四,情況嚴重。
劉明珠說,林女士當年求診後獲處方口服雙磷酸鹽類,抑制骨質被吸收,但該藥使用年期長,有機會造成非典型骨折。林女士近年改為每半年注射一次「地舒單抗」,現時T值回升至負二,仍需繼續用藥。她外出時經常帶備直傘支撐身體,以防跌倒時骨折。
(東方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