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臨近,市面湧現不少進口水果應節,惟部分標榜「日本香印」的提子,包裝卻出現簡體中文字,價格更低至百多元一串。但東網向其中一間內地供應商查詢,對方直認其出售的提子為內地出產,批發價只是40港元一串,有關果檔商戶涉嫌違反《商品說明條例》的同時,更將價錢標高3倍牟利,以冒牌貨每串180港元為例,每串可賺過百元。
日本出產的香印提子每串售價300多港元,南韓出產的也要180港元。惟大埔一間標榜售賣「日本香印」的水果店,紙盒包裝上只有簡體字,每串售150港元,店員聲稱是「日本公司包裝,出口中國,再入口」。另一檔標榜香印提子來自台灣,紙袋上印有日文字及簡體字,店員說:「台灣當然(用)簡體字啦。」
深水埗一個街市內的水果檔有兩種級數的提子出售,檔主聲稱同是日本出產,惟「二級貨」的橙色包裝袋上印有香印提子的日文,同時印有中文字「金XX縣產」。荃灣多檔生果檔亦有售賣印有「金XX生產」的香印提子,聲稱是日本進口,有檔主解釋是日本農場,亦有檔主只強調非內地入口。
至於「金XX」究竟是日本縣市還是農場呢?東網記者聯絡到深圳一間同名水果批發商,負責人承認有供應香印提子,從內地雲南、四川、廣西等地種植,平均每串售價約40港元。相比起日本的香印提子,批發價平均也要150港元一串,價錢相差近3倍。
海外入口果菜商會會長吳永恩指,水果零售商根據貨質及貨價就能悉別是否內地貨,又認為零售商有魚目混珠之嫌。
海關回覆指,商戶如就有關貨品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陳述,可構成虛假商品說明的罪行。至今,海關開立12宗涉及水果的調查個案,而其中1宗已將相關貨物充公,餘下11宗則未有足夠證據證實違反條例。
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,海關應「放蛇」或主動巡查。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則指,海關應向業界加強有關法例的宣傳。
香印青提是近年掘起的港人新歡,以產自日本岡山、長野及山梨縣最受追捧,來自不同農場出產的香印提子,包裝均有不同,加上南韓及內地亦有出產,一般市民買到的香印可如何分真假呢?
專售高價水果專門店負責人楊文新教路,可先從賣相分辨,真正日本出產的香印提子,「望落熠熠炅」,比較大顆及顏色青綠;價錢上亦有差異,「100港元一串(日本)香印,冇可能」。他又指日本出產的香印,能吃到「花香味」,而且沒有核;相反,內地出產的「冇味」,而且大部分有核。
楊表示,一般來自日本的水果,批發的紙盒上印有農場或生產者的名稱,旁邊亦附有檢測印。他提醒消費者如有懷疑,購買前可以要求查看包裝紙箱,看清楚真假。
另外,日本進口的水果如水晶梨、柿、皺皮瓜、巨峰提子等,包裝精美,吃下去甜度十足,大受歡迎,價格亦相對較內地、台灣、澳洲等地出產的水果高。由於進口水果能「賣個好價錢」,不少無良商家會以平價的內地貨冒充。
東網記者在巡查水果檔時,亦發現懷疑冒充日本出產的巨峰提子,價錢只賣30港元兩串;聲稱來自日本的皺皮瓜亦只賣55港元一個,包裝卻與內地批發的無異。過去東網亦曾報道有水果檔以澳洲進口的士多啤梨,冒充日本福岡縣出產。
九龍果菜同業商會有限公司副理事長張志祥指,日本種植的品種較優勝而且量少,來貨價高,內地水果較便宜,水果檔「想賣得快、賺得多少少」,就會用內地貨冒充日本貨。張又認為市民可到相熟店舖購買進口水果。
(on.cc東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