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扶林的薄鳧林牧場,近月作為古蹟活化新景點試業,不少人都對「薄鳧林」的名稱感到十分好奇。今日就和大家探究這個名字當中的地名故事。
嘉慶《新安縣志》記載 香港三大村之一
「薄鳧林」為薄扶林的古稱,最早出現在清嘉慶二十四年(1819)的《新安縣志》卷二〈 輿地略·都里〉。當時薄鳧林與香港村和黃泥涌並列,屬官富司管屬村莊,為當時香港島的三大村落之一。而在更早的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《新安縣志》中,則只有「香港村」及「黃坭涌」,而未有薄鳧林的記載。至於在其他較早的方志、輿圖中,也是未見其名。
從嘉慶《新安縣志》的記載開始,時至今日,薄扶林村仍然存在,至少已有兩百多年歷史。薄扶林村雖然是港島其中一條歷史最悠久的村落,但並無祠堂與族譜文獻可考,記載資料零散。其中較為重要的,是由《循環日報》創辦人王韜於1882年出版的《弢園文錄外編 • 香港略論》中的記述。王韜在文中將薄扶林稱為「博胡林」,寫道:「博胡林一帶有屋二十餘家,依林傍澗,結構頗雅,相傳自明季避亂至此,蓋自桂藩之竄,耿逆之變,遺民無所歸遠,避鋒鏑偷息此間,不啻逃於人境之外,此為蹟之最古者矣。」今日坊間指該村歷史可溯自清初三藩之亂(1673-1681)期間,有兩千餘人到此地避難的説法,相信或源於此。但無論不同版本的《新安縣志》及相關史志文獻,均未能支持此段史事。今日結合「薄鳧林」出現在文獻與地圖中的年代,薄扶林村更可能是在清康熙復界後的雍正、乾隆年間或更後,才逐漸由南遷的客籍人士所建立的。
薄扶林村的早期村民以陳氏、黃氏、羅氏和甘氏為主,為務農為生的客家人,村落並未建圍。英國佔領香港島初期,薄扶林人口不多。在1841年的人口統計中,相信由於人口稀少,薄扶林村未被列出。在1857年的《憲報》中,港府刊憲將香港島分成九個大區,「薄扶林」是九號區,位於維多利亞城以外。1866年《新安縣全圖》中,亦已記載「薄扶林」之名。
薄鳧棲息 地名來源
關於「薄鳧林」的地名來源,一般說法指該地本為一片樹林,有不少「薄鳧」棲息,故名。有說「薄鳧林」亦作「泊鳧林」,意即「棲息著鳧的樹林」。後因地名生僻,「薄鳧林」遂改稱「薄扶林」至今。「鳧」音扶,為一種鳥名,即野鴨,形狀似家鴨而小。《禮·曲禮·疏》指出:「野鴨曰鳧,家鴨曰鶩。」《說文解字》曰:「舒鳧,鶩也….. 野曰鳧,家曰鶩。」中國最早的鳥類學著作《禽經》,則明確指出了「鳧鴨之分」:「鴨鳴呷呷,其鳴自呼,鳧能高飛,而鴨舒緩不能飛,故曰舒鳧。」《南越志》亦記載,「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,宿必以樹」。鳧「宿必以樹」的自然習性,亦暗合了「泊鳧林」的古名,以及該處古時林木叢生的自然面貌。
另一說則從語言學角度出發,指薄扶林的地名可能是先民古越語的殘留。查考與古越語成分相近的壯語中,薄和林分別與壯語的「咟」(bak,意指口)和「淰」(raemx,意指水)同音,「薄扶林」意為「水口」,即瀑布。查考壯語詞典,對照薄扶林的地理實況,此說不無合理。在薄扶林村西邊,有一條土名「馬尿河」的溪澗,匯入附近的瀑布灣,形成瀑布,曾有「鰲洋甘瀑」的美譽,更被列為「新安八景」之一。《新安縣志》即載:「鰲洋甘瀑,在七都大洋中,有石高十丈,四面鹹潮,中有甘泉飛瀑,若自天而下。」十九世紀,不少來華貿易的外國商船至此取水供給。嘉慶十八年(1816),英國的阿美士德使團船隊途徑此地,亦曾停靠取水。
英國佔領香港後,在薄扶林興建不少著名建築,如1861年建成的杜格拉斯堡、1875年建成的伯大尼教堂等,都見證了香港早期城市發展。在香港歷史上,薄扶林亦有多個「第一」。1883年,薄扶林建成香港第一個水塘——薄扶林水塘;1885年,香港牛奶公司於薄扶林村附近興建香港第一個牧場——薄扶林牧場。1970年代,港府因應該區交通不勝負荷為由,實施一項名為「薄扶林延期履行權」(Pokfulam Moratorium)的行政措施,以區內交通配套未完善為由,限制該區土地發展,使薄扶林中低密度發展的格局維持至今,也使薄扶林的古樸風貌與傳統得以保存,成為香港島碩果僅存的大型村落。
《薄扶林懷古》
雲霧山中曲徑森 古村悠遠薄鳧林
自天而下甘泉瀑 溪澗瀟然海角臨
本文已在2022年9月19日率先於《星島日報》的《香港故事》專欄刊登。
作者:蔡兆浚 (高級編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