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痛經」讓不少女性朋友困擾,其實許多女性痛經,是身體未調理好所致。
中醫經常謂:痛則不通,通則不痛。身體裡的氣不通暢,就會疼痛;而氣不通,還會影響到血。
痛經的三種常見狀況
1、氣滯血瘀
症狀:
● 月經來前疼痛
● 經前乳房脹痛、情緒煩躁
痛經分爲來經前疼痛和來經後疼痛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婦科主任賴榮年說,月經來之前就開始疼痛,是「氣不通」的現象,因爲氣堵住了,月經想要出來,但出不來,堵在裡面,所以會感覺小腹很痛。
同時,氣不通還會讓乳房感覺脹痛不適,脹痛時間過長,還可能導致血熱,情緒也跟着變得煩躁。
如果在月經來前就開始痛,而來經後又覺得腹中有空虛感,或小腹有下墜感,賴榮年建議用「小建中湯」來緩解疼痛。即用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、飴糖這六味藥熬煮、飲服。
2、血虛有寒
症狀:
● 月經來後疼痛
● 頭痛、手腳冰冷
月經來了以後肚子還痛,是沒有足夠的血給子宮營養,導致痛經。賴榮年建議,這種情況要吃「當歸芍藥散」,即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茯苓、澤瀉、白朮這六種藥材。當歸有補血、行血的效果,可以緩解血虛造成的腹痛。
3、血熱
症狀:
● 經前臉上長痘、拉肚子
● 經血量大,甚至血崩
經前臉上長青春痘、拉肚子,都可能是血熱的現象。特別是有些女性來月經時,血量很大,甚至發生「血崩」,就必須重視了。
賴榮年說,如果出現血崩,出血量很大,甚至坐在馬桶上都下不來,就非常嚴重了,需要大補。可以喝「獨參湯」或「參附湯」。人參可以養血,附子則有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除此之外,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張閎運建議,經血量大,可以多吃「花生皮」。花生皮雖然不起眼,卻是一味奇藥,有很好的止血效果。特別是褐色、紅褐色的皮,能夠補脾胃、補氣、止血。
光剝花生皮還不太容易。張閎運回憶,當年沒有藥廠用花生皮製藥,他父親想了個辦法,讓學生到澎湖做花生蘇的食品廠,把食品廠剝去的花生皮收集回來,製成藥材。
預防改善痛經 日常保養3原則
如果補養得當,不僅能緩解痛經症狀,還能避免以後經期再痛。同時,爲避免痛經,平日裡的保養十分重要。賴榮年建議女性朋友日常做到以下幾點:
#少吃冰冷食物、保暖身體
吃冷食,相當於丟個冰冷的東西進胃裡,體內就會變寒。而一些女性在寒冷的環境下工作,因環境寒冷導致體寒,也容易導致痛經。
#多運動避免久坐
常常坐著,骨盆腔的循環就會弱化,也容易讓氣堵住。若長時間堵塞累積,還可能導致體內生出肌瘤。所以在辦公室坐久了,要常站起來走一走。平常開車上下班、很少步行的女性,也要抽時間做運動。
#別在晚上吃水果
清晨睜開眼,是人一天中陽氣要旺盛的時候,到中午陽氣最旺。而太陽西下,身體代謝就慢了,陽氣也逐漸減弱。因此,像水果這種比較偏寒涼的食物,最適合在早上、中午吃。應儘量避免在下午、尤其是傍晚吃。
(綜合報道 / 大紀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