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,並不是每個人或每一胎會發生孕吐症狀。一旦出現孕吐,有人症狀輕微尚可忍受,而有人嚴重「害喜」到性情憂鬱。孕吐在西醫臨床上常見給予孕婦服用吃吐藥、維生素B群改善。那麼中、西醫對於孕吐有哪些觀點與緩解方法呢?
有些孕婦在妊娠早期會出現噁心嘔吐,不能進食,甚則食入即吐,嘔吐劇烈,猶如阻隔飲食者,稱為惡阻,或妊娠嘔吐(即一般所謂的害喜)。若僅見頭暈厭食,惡心泛泛,嗜酸擇食,或晨起嘔吐痰涎者,則屬妊娠早期常有的現象,可不作疾病論治,一般至妊娠三個月後可自行消失。但若症狀嚴重者,則需加以治療。
一般來說,孕吐按嘔吐的程度可分為以下三種:
1. 較輕的晨吐:此為妊娠早期常見的現象,僅在清晨噁心嘔吐,吐出痰涎等,尚不致影響日常生活,只是會感到疲倦乏力。
2. 中度嘔吐:噁心嘔吐程度稍重,且不限於晨間,但經藥物治療、飲食調理(如吃流質或半流質及清淡飲食)和適當休息,症狀可以減輕或緩解。
3. 嚴重惡性嘔吐:若持續噁心嘔吐,甚則嘔吐苦水、血絲,可導致酸中毒、電解質平衡紊亂或肝腎功能異常,則需住院治療。
本病雖然臨床表現輕重差別很大,但絕大多數經治療後能痊癒,只有極個別患者因劇吐出現酸中毒、肝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。因此對嚴重嘔吐者,必須迅速控制代謝紊亂,維持酸鹼平衡,保護肝腎功能。
孕婦身體虛弱是孕吐主因
妊娠嘔吐發生的主要原因,主要是孕婦身體虛弱,血氣不足,腎氣又弱,平時喜怒無常,或者是嗜食冰冷飲料、寒涼水果,或飲水過多,而傷了脾胃的陽氣,使脾胃功能虛弱。素體脾胃虛弱時,衝脈之氣及肝氣橫逆犯胃,使食入的飲食物消化不良,進而產生痰涎上逆而嘔吐。
中醫對策一:肝胃不和中藥內治調理
在妊娠早期噁心嘔吐劇烈,不能進食,吐出黃苦水或酸水,甚則吐出黃綠膽汁和血液,胸口悶脹,頭暈目眩,煩躁口苦,尿黃量少,大便乾燥。此類熱證明顯,要清熱降逆止嘔,可用黃連、黃芩、紫蘇葉、薑製半夏、廣陳皮、生薑、竹茹、鈎藤,來抑肝和胃、降逆止吐。在嘔吐劇烈時,黃連是主藥,非用不可。即使是兼夾有脾胃不和、痰濕內阻等證,仍可酌量用之。
中醫對策二:刮痧、拔火罐
在一般的情況下,妊娠嘔吐劇烈時,藥物很難下咽,因此,一些止嘔止吐的外治方法必須配合運用。例如,在服藥前或進餐前,在胃部的中脘穴處拔火罐,每次20分鐘;或在背部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膽俞處刮痧,使被刮處呈紅色反應;或於兩足弓內側的公孫穴,持續按揉3~5分鐘等,均有一定的療效。
(綜合報道 / 大紀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