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孕婦幼童應避免進食這一類】消委會測試46款罐頭魚:影響胎兒幼童腦部發展,智力下降

    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市面46款罐頭魚樣本,包括沙甸魚、吞拿魚和鯪魚,發現全部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金屬污染物,主要是砷、汞、鎘和鉛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其中,90%沙甸魚及60%吞拿魚樣本,檢出金屬污染物鎘,過量攝入可導致慢性中毒。逾70%沙甸魚及10%吞拿魚樣本,則檢出無機砷,無機砷對人類毒性比較大,長期攝入可致神經和心血管等疾病。消委會建議,孕婦、準備懷孕的婦女和幼童,應避免進食體形較大的捕獵性魚類,以免過量攝入甲基汞。

     

    消委會指,近半沙甸魚樣本檢出可致癌污染物多氯聯苯。同時,90%吞拿魚樣本檢出甲基汞,大量攝取甲基汞不利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,也可令幼童智力下降。檢測又發現,所有罐頭魚樣本均含豐富蛋白質,當中以罐頭鯪魚樣本的平均鈣質含量,更是3類罐頭魚中最高。

     

    全部鯪魚樣本均屬高鈉食品,消費者不應過量進食,以免增加患高血壓、中風,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     

    消委會檢視了19款沙甸魚、20款吞拿魚及7款鯪魚罐頭的金屬污染物水平,包括鎘、砷、無機砷、鉛、汞、甲基汞等;食物中含有的染色料及多氯聯苯含量,售價介乎7.8至149港元。至於營養素含量檢測,包括能量、蛋白質、總脂肪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、二十碳五烯酸(EPA)、碳水化合物、糖、鈉和鈣質。

     

    【另一熱帶氣旋形成 料達強颱風程度】熱帶低氣壓逼近 即睇天文台最新及預測路徑 

     

    甲基汞為汞(水銀)毒性最高的形態,可損害人體神經系統。消委會發現,吞拿魚樣本的甲基汞平均含量,高過鯪魚和沙甸魚樣本。測試中,18款吞拿魚樣本檢出甲基汞為每公斤0.06至0.28毫克。含量最高的樣本是1款聲稱原產地為西班牙的油浸吞拿魚「Ortiz White Tuna Fillets in Olive Oil」,含量達修訂規例上限約一半。以一個35公斤的小童和一個60公斤的育齡婦女計算,每周分別食用約2.5罐和4罐甲基汞含量最高的樣本,便會超過糧農組織/世衞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所訂的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消委會提醒,選購罐頭吞拿魚時需留意品種較大的吞拿魚,例如長鰭吞拿魚(albacoretuna),其重金屬含量一般比體形細小的品種高,胎兒和兒童腦部處於發育階段,較成人更易受甲基汞影響,大量攝取可令幼童智力下降。

     

    (綜合報道)
    SHARE